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學佛三惡覺 連綴眾生無邊生死

學佛三惡覺
連綴眾生無邊生死

1不知涅槃是佛性  入涅盤是度眾生方便說
謂佛世尊無常樂我  畢竟入於涅槃

2不知聲聞緣覺菩薩假說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言有三乘

3不知佛說第一義佛性  說無佛性第一義
一實之道真實不虛  顛倒心故言無一實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
凡夫之人
善心羸劣  不善熾盛。
善心羸故  慧心薄少。
慧心薄故  增長諸漏。

菩薩摩訶薩  慧眼清淨  見 三覺過。
知是三覺  有種種患。
常與眾生  作三乘怨。

三覺因緣  乃令  無量凡夫眾生  不見佛性。
無量劫中  生顛倒心。

謂佛世尊  無常樂我   唯有一淨  如來畢竟  入於涅槃。
一切眾生 無常 無樂 無我 無淨。顛倒心故  言有 常樂我淨。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  及諸菩薩  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  常害於我  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  一切諸惡  常來隨從。
是三覺者  即是三縛。連綴眾生  無邊生死。

菩薩摩訶薩  常作如是  觀察三覺。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末法謬論 執有菩薩 菩薩十地 ?

【末法謬論】
執有菩薩 菩薩十地 ?


【謬論說明】
入楞伽經  佛說菩薩地 
唯【自心】見諸地次第 及三界中種種行相

入楞伽經卷第七
我說諸地次第相者
自心見諸地次第 及三界中種種行相。
而諸凡夫 不覺不知。

以諸凡夫 不覺知故。
是故 我及一切諸佛  說於諸地次第之相 及 建立三界種種行相



大般若經  佛說菩薩地 
佛說【菩薩十地 無和合自性 本性空】
菩薩應為諸有情宣說【菩薩十地本性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七
舍利子!
極喜地  都無和合自性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
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都無和合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七
善現!
菩薩  極喜地 本性空
菩薩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
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本性空

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實了知  菩薩諸地  本性空已,
住本性空  為諸有情  宣說如是  本性空法。



【謬論過患】
不知【菩薩十地本性空】
顛倒【執有十地菩薩可成】成相似佛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十一
復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  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作如是言:
來!善男子!
我當教汝  修學  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若依我教   而修學者,當速安住  菩薩初地  乃至十地。                         

憍尸迦!
彼以 有相 及 有所得 而為方便,依合集想  教修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是謂宣說  相似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不知【菩薩十地本性空】
顛倒【執有十地菩薩】成愚夫異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極喜地,
實有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
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諸愚夫異生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愚夫異生有如是執。



所以不知 佛說菩薩地本性空
說有菩薩可成 都是誤導眾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40)
一切凡愚  迷佛方便【執有三乘
不了三界【由心所起

不知三世  一切佛法【自心現量
見外五塵  執為實有。

猶如牛羊  不能覺知。
生死輪中  無由出離。







末法謬論 成佛之道 執有佛可成 ?

【末法謬論】
成佛之道  執有佛可成 ?


【謬論說明】
佛說世諦法 不違第一義
意指菩薩佛世諦說 指著眾生佛性

像法決疑經   
諸佛說法 常依二諦。
說【世諦法】時, 不違【第一義諦
旨近以標遠。立像表玄。

諸惡比丘 於此義中 不能解了 誹謗不信
隨相取義  歷劫受殃


佛說不增不減經
甚深義者   即是  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者 即是【眾生界
眾生界者   即是  如來藏
如來藏者   即是  法身



所以【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已說【應依佛性】【不應依取果位者】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二
言 數取者。
所謂  凡夫數取。善凡夫數取。
隨信行數取。隨法行數取。第八數取。預流數取。
一來數取。不還數取。阿羅漢數取。獨覺數取。菩薩數取。

舍利子。
復有一 數取者
出現於世  利益安樂  無量眾生。悲愍世間  為諸天人  義利安樂。
如是數取。所謂  如來應 正等覺。

舍利子。
如是一切  數取名言。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
若有眾生  於此言教  起於執著【如是等類  不應依趣
何以故。
如來  欲令於彼  正依趣故。
佛薄伽梵 說如是法 :
汝等【依趣諸法實性
無宜【依趣彼數取者



大寶積經 如來父親也說
無有如是法 得證是法 號為【佛】者

大寶積經卷第七十六 
爾時  淨飯王  作是念。
於諸法中  無法可得。
無有如是法 得證是法  號為佛者。

諸法 實不可得。
佛為眾生 但假言說。



大般若經也說【名假施設】【法假施設】
【不應著菩薩 如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三 
復次善現!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時,
應如實覺  名假施設】【法假施設】。

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  於【名、法假  如實覺已,
不著 菩薩,不著 如來;



【謬論過患】
大般若經說【名假施設】
不知此義 恐修成【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
此名 異生,此名 聲聞,此名 獨覺,此名 菩薩,此名 如來。

善現!
如是等 一切名 皆是假立,
為表諸義 施設諸名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大般若經續說【不知法無自性】
不知此義是【愚夫異生 妄執果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異生,
實有  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如來應正等覺,
如【諸愚夫異生】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愚夫異生】有如是執。



所以不知 佛說世諦法 不違第一義
說成菩薩佛 都是誤導眾生

達摩大師 血脈論 
若言 【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 無有是處。






末法謬論 佛性 是無記 不會動?

【末法謬論】
佛性 是無記 不會動?


【謬論說明】
大般若經 如來說【六根無自性】 
眼處  乃至  意處   亦以  無性而為自性


入楞伽經 如來說【七識無自性】
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  念念不住  是生滅法。
【七識】  由彼虛妄因生   不能如實分別諸法。


佛說【前七識  不能如實分別諸法】
如果說【藏識不會動】那不就成木頭人?


佛性日用而不覺
不知【六根七識無自性
稱說【佛性 是無記 不會動
此說【無異以盲引盲 顛倒說經


如來說藏識起用經文

大方廣如來藏經 
善男子。
如來  以如來眼。
見一切有情  欲瞋癡貪  無明煩惱  乃至皮膚邊際。
彼欲瞋癡  無明煩惱藏中 【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爲【有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大乘密嚴經卷下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身及資生 器世間等。一切皆是 【藏識】影像 所取能取 二種相現。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眼耳鼻舌身 及與語意業    皆悉從【】起  
依止於【心王   眼等分別生 及色等境界   


大乘顯識經卷上
如是身之機關   以【】之力 作諸事業。
仙通 乾闥婆  龍 神 人 天  阿修羅等。種種趣業  咸悉依之。

】能生身。如工作機關。
】無形質  普持法界。 智力具足  乃至能知  宿命之事。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九
瞋性本寂靜   但有於假名
瞋恚即實際 【以依眞如起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佛言大藥。
受覺想行  思憂苦惱。此為【】之作用。
復有  善不善業  熏習為種  作用顯【】。


解深密經卷第一   
我已顯示 
於一切蘊中  
清淨所緣   是【勝義諦】。

我已顯示 
於一切處  緣起  食諦界 念住 正斷 神足 根力 覺支 道支中 
清淨所緣   是【勝義諦



祖師說藏識起用經文

六祖壇經 定慧品第四
真如 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 有性】所以起念。
真如 若無】眼耳色聲 當時即壞。


達摩大師 血脈論
此【】不離  四大色身中,
若離是【】即無能運動。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身是無性,因何運動?

若自【】動,
乃至 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動【】動用。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末法謬論 大乘佛法非佛說 ?

【末法謬論】
大乘佛法非佛說 ?


【謬論說明】
三藏集結  早在【增壹阿含經】就已提及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
契經一藏律二藏  阿毘曇經為三藏
方等大乘義玄邃  及諸契經為雜藏
安處佛語終不異  因緣本末皆隨順

彌勒諸天皆稱善  釋迦文經得久存
彌勒尋起手執華  歡喜持用散阿難
此經真實如來說  使阿難尋道果成


如來【四阿含183卷經】已點名【十二部經】

雜阿含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中阿含經  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長阿含經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增一阿含經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増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5_048.htm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
佛告二比丘。
汝等持我所說
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
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  等法。

而共諍論各言。
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中阿含經卷第一()
若有比丘 不知法者。
謂不知  正經.歌詠.記説.偈咃.因縁.撰録.本起.此説.生處.廣解.未曾有法 及説義。
如是比丘  爲【不知法】。


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於十二部經  自身作證  當廣流布。
一曰貫經。二曰祇夜經。三曰受記經。四曰偈經。
五曰法句經。六曰相應經。七曰本緣經。八曰天本經。
九曰廣經。十曰未曾有經。十一曰譬喻經。十二曰大教經。
當善受持  稱量觀察  廣演分布。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
云何比丘知法 ?

於是比丘知法。
所謂  契經・祇夜・偈・因縁・譬喩・本末・廣演・方等・未曾有・廣普・授決・生經。

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
此【非比丘】也。



所以【大乘佛法非佛說】
實屬【以訛傳訛之說】



【謬論過患】
十二部經中【廣經】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已說明
是般若波羅蜜經 六波羅蜜經 華首經 法華經。

說【大乘佛法非佛說】 
等於遮眾生學【般若】【法華】

不學【般若】【法華】
先不知【三十七道品.聲聞緣覺菩薩佛假說】
後不知【第一義 佛性】 

不知法空 住相迷求果 【欲成羅漢菩薩佛】  
無異【以盲引盲 引導眾生 修成愚夫異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異生,
實有  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如來應正等覺,
如【諸愚夫異生】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愚夫異生】有如是執。


所以【大乘佛法非佛說】實屬惡心破法
切莫【以訛傳訛 自害害他





末法謬論 有如來藏 是梵我? 神我?

【末法謬論】
有如來藏 是梵我? 神我?


【謬論說明】
人體【眼耳鼻舌身意是六種器官】
自覺【六根無自性】 
即知【如來藏 佛性作用】

不自覺六根無自性者
久習【無我 不了義經
稱說【有如來藏 是梵我神我
此說【無異以盲引盲 陷墮無量眾生入阿鼻地獄


1.不知【如來藏即法身】等於【破佛教第一義諦】

佛說不增不減經
甚深義者   即是  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者 即是【眾生界
眾生界者   即是  如來藏
如來藏者   即是  法身



2.等於【輕笑如來】於【第一義空 恭敬供養】 

佛藏經淨見品
舍利弗
於未來世 當有比丘 不修身 不修戒 不修心 不修慧
是人輕笑 如來所說 如來所行

如來常於 【第一義空】 恭敬供養 常樂是行
是諸比丘 輕笑如來 所行真際 畢竟空法



3.不知【般若波羅蜜 行第一義】毀謗諸佛最上法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七  
須菩提。
若菩薩  行般若波羅蜜  於何處行。

世尊。
於第一義中行。



4.不知六根空無自性  等於【破佛教 大小乘經】
破大般若經  眼耳鼻舌身意無自性 
般若心經 顛倒念成 有眼耳鼻舌身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眼處  無所有,
耳鼻舌身意處  無所有,
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七
眼處  都無和合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   都無和合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七
眼處  本性空,
耳鼻舌身意處  本性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二
眼處  都無和合自性,       
耳鼻舌身意處  亦都無和合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
眼處 乃至 意處
亦以 無性而為自性



5.壞如來藏法 等於【令眾生失法身】
自取【阿鼻大地獄 第十三處 一切苦旋】

正法念處經卷第十五  
又彼比丘  知業果報
復觀 【阿鼻大地獄處

彼見聞知。
復有異處  彼處名為【一切苦旋】是彼地獄  第十三處。

眾生何業  生於彼處 ?

彼見聞知。
有惡心人  起顛倒意
於一切智所說  言語書畫文字  除滅隱障  【令失法身】
令諸眾生  【不得信佛】

若聞正法  則生信心
以無法故  眾生不信

如是心意  如是邪見  作集惡業 
垢心惡心  若教他人  令住隨喜
如是作已  後復更作 

惡心意故  業業普遍  作業究竟
復於彼處  作已復作

彼人以是  惡業因緣
身壞命終  墮於惡處
在彼地獄【一切苦旋】別異處生  受大苦惱。

所謂苦者。
如前所說  活黑繩等  七大地獄  所受苦惱。
彼一切苦  此中具受  百倍更重。

復有勝者。
所謂彼處  熱沸赤銅  置其眼中  二眼皆滿。
或以熱沙  金剛惡觸  揩磨其眼  消洋碎散。

又復更生  生已復揩。
復以利鋸  割截其手
截已復生  生已復截。

復置焰鑊  頭在下入。
身在鑊外  如是極煮。
半身鑊外  利刀割削。

以眼看法  滅壞法故  受如是報。
以手指磨  滅壞法故  受鋸截報。
以本惡心  隱滅法故  在鑊中坐。金剛嘴鳥  拔心而食  飲其心汁。
以惡心故  受如是苦。



所以學佛 不依經論法 是很危險之事
還請有學 切莫散布破法言論

増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四
是故阿難  當建此意。
我釋迦文佛  壽命極長。
所以然者。
肉身雖取滅度  法身存在
此是其義  當念奉行。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何謂一乘道

【何謂一乘道】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三
一乘法寶諸佛母  三世如來從此生
般若方便無間修  解脫道成登妙覺


【一乘道即是大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我為彼眾生  破壞諸煩惱 
知其根優劣  為彼說度門 
非煩惱根異  而有種種法 
唯說一乘法  是則為大乘


【一乘道即是佛性】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   
一乘者  名為 佛性。
以是義故。我說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一切眾生  悉有一乘。
以無明覆故   不能得見。


【一乘道即是如來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三
大悲菩薩化世間  方便引導眾生故
內祕一乘真實行  外現緣覺及聲聞

鈍根小智聞一乘  怖畏發心經多劫
不知身有如來藏  唯欣寂滅厭塵勞

眾生本有菩提種  悉在賴耶藏識中
若遇善友發大心  三種鍊磨修妙行
永斷煩惱所知障  證得如來常住身


【一乘道即是第一義】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第二  
文殊師利。
諸佛如來 說一乘者。依第一義説。
第一義者。唯是一乘。更無第二故。


【一乘道即是勝義諦】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説於二乘 即是大乘。以第一義 無有二乘。
二乘者 同入一乘。一乘者 即勝義乘


【一乘道即是法身】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法身  即是  一乘。
無異如來。無異法身。

言如來者  即是  法身。
證究竟法身者    究竟一乘。



【一乘道貫通十二部】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九)
謂有一乘道  見生諸有邊
演說於正法  安慰苦眾生

過去諸世尊  以乘斯道度
當來諸世尊  亦度乘斯道

現在尊正覺  乘此度海流
究竟生死際  調伏心清淨

於生死輪轉  悉已永消盡
知種種諸界  慧眼顯正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明難品第六
文殊法常爾    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喩如虚空非色。而於中見種種色。
菩薩爲一乘故 發勤精進。而爲成就 純至故示 諸乘差別 亦復如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七
諸菩薩摩訶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聞說一乘 能深信受。
何以故。
諸佛所說  眞實不虚。種種餘乘 皆佛乘出。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
如來但以  一佛乘  為眾生說法。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舍利弗。
一切 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
云何菩薩  信順一實。
菩薩了知  一切眾生  皆歸一道。一道  謂大乘也。
諸佛菩薩  為眾生故  分之為三。
是故菩薩  信順不逆


所以學佛 不覺一乘佛性
後不覺三乘法無自性

著菩薩道方便說  推眾生入輪迴
實為最嚴重惡道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二
善現!
是諸愚夫無聞異生  作如是念:

預流果  實可得,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  亦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獨覺菩提  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善現!
是諸愚夫無聞異生  顛倒因緣  作如是念   則為謗佛。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 志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讚一乘道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  及諸菩薩  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  常害於我  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  一切諸惡  常來隨從。
是三覺者  即是三縛。連綴眾生  無邊生死。